三十二

记录片大陆2014

主演:韦绍兰,罗善学

导演:郭柯

 剧照

三十二 剧照 NO.1三十二 剧照 NO.2三十二 剧照 NO.3三十二 剧照 NO.4三十二 剧照 NO.5三十二 剧照 NO.6三十二 剧照 NO.13三十二 剧照 NO.14三十二 剧照 NO.15三十二 剧照 NO.16三十二 剧照 NO.17三十二 剧照 NO.18三十二 剧照 NO.19三十二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26 12:09

详细剧情

  《三十二》试图走进一个“慰安妇”的内心世界,是一部纪录片。“慰安妇”这三个字,曾经在多少中国人心里被披上“中国耻辱”的外衣。曾几何时,又是多么敏感的一个词。多少人想揭,却不敢活生生揭开;多少人想拍,又怕打扰到她们的生活。这是一段疼痛的历史,每个中国人心知肚明。  尘埃无足 轻重,所以无人留意,影片的第一个镜头便是飘落的尘埃,足足三十二秒,隐喻着我们的视角和态度,讲述这一段真实却“随风飘落”的故事……  荣誉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南京利济巷慰安所旧址陈列馆-永久馆藏  2013中国纪录片学院奖-最佳摄影(蔡涛)  2014凤凰视频纪录片大奖-最佳纪录短片  2014英国万像国际华语电影节-最佳纪录片  2014滨海国际微电影节-最佳纪录片  2015中国民族题材纪录片回顾 展-特别奖  2015美国里士满国际电影节-最佳纪录片(提名)  展映  中国电影导演协会  北京(国际)大学生影像展  马尼亚人权国际电影节  英国梅德韦视野电影节  美国纪录片电影节  广州国际纪录片节

 长篇影评

 1 ) 吃野东西也要活下去

       前几天,鬼乡上了微博热搜。在热搜里,看到了好多人推荐三十二,我便立即搜索了这部纪录片。看完,感触颇深,不仅仅是同情这位可怜的老人,更被她乐观的心态所感动。
       老奶奶很可怜,20出头的年纪就被日军掳去当了慰安妇,同她一起被抓走的,还有她几个月大的女儿。经历了长达几个月的慰安妇岁月后,她终于逃了出来。在好心农妇的帮助下,她终于回到了家。老人回忆起这段岁月时,眼里满是泪水。因为家里太穷,回家后不久,女儿便死去了,而她却怀上了鬼子的孩子。虽然丈夫不赞同,但在婆婆的支持下,她还是生下了这个孩子。丈夫虽然不乐意,但也还是没有亏待这个孩子,夫妻俩尽可能把好的留给孩子。好景不长,丈夫也离开了人世,只留下她和这个年幼的孩子。如今老人已经90高龄,儿子也有70了,守着破旧的房子,拿着每月30的低保,拖着年迈的身体挑水做饭。采访者问她为什么吃白菜,她说白菜便宜。在我想为她悲惨的命运哭泣时,她却能笑着唱着山歌,说吃野东西也要活下去,只因这世界太美好,她还没活够!是啊,她是个如此坚强的人,我又有什么资格去同情她,可怜她!世界对她如此不公,但她还是那么骄傲,那么勇敢!相反,我更同情那些愚昧的人,那些嘲笑她儿子是日本人的人!当在B站看到她儿子叙述着那段被排挤的日子,被骂做日本人,因为自己是强奸的产物而单身时,看到一群人发着相同的弹幕“你是中国人”,我忍不住哭了,也许一句“你是中国人”便是最好的安慰!
      只愁命短不愁穷。一个悲惨的老奶奶却活得比谁都透彻!

 2 ) 逃出的是魔掌,逃不出的是人生。

韦绍兰受到如此大的屈辱后逃回了家,等待他的是丈夫的责骂。那时,他们都是弱小且痛苦无奈的人,他丈夫的责骂又何尝不是无力的,他又能有什么办法…这是韦绍兰的一生,只有苦没有乐的一生,在她92岁时候想起还能痛哭流涕的一生…有些事情,是再长的时间也过不去的!但她后来说,这个世界这么好,还不想死,这个世界红红火火的…而她的后代,被日本人强奸之后生下的小孩,从小被别人说成日本人,一辈子无法成家生养自己的后代,考虑的是年老之后病了能靠一口农药结束自己的生命。

然而日本却想抹杀历史,拒绝道歉,拒绝赔偿,一些军官仍然过着贵族一般的生活安享晚年。“他有那个心思来对我们,我们就欢乐点。”

 3 ) 《三十二》:我来听你慢慢说

她们生活在偏僻的村庄,她们生活在不为人知的角落。这段往事,别人不知道,她们自己更想去忘记。然而这痛彻心扉的凌辱要怎样才能忘却?她们不是渐渐淡出我们的视线,在人们的关注中,她们从未真正的存在。她们,被叫做慰安,但是,又有谁来安慰她们?

(一)初遇:
选择恐惧症的我本来都已经选好了奥斯卡获奖作品中的一部来写这篇影评,却意外地看见了朋友推荐这部纪录片——《三十二》。鬼使神差的,放弃了之前好几个小时的选择,直接搜索开始看了起来。就这样,与一部好片相遇。

(二)影片《三十二》简介:
这是一部讲述慰安妇现实生活的纪录片。《三十二》试图走进慰安妇的内心世界,通过一位主人公的亲身讲述,来聆听她的倾诉。整部纪录片只有两位主角:92岁的老人韦绍兰(曾被抓去做慰安妇)和他中日混血的儿子。没有跌宕的剧情、没有炫酷的特技,影片只是通过两位主人公,给观众娓娓道来一段真实的故事。没有侧重当年的苦难、没有描写中日的关系,老人只是略带平静地给我们讲述着发生了什么。就像片中的大山一样,沉静、稳健。“这世界真好,吃野东西都要留出这条命来看。”影片的最后,老人对于“为什么活着”的口述点亮了这部影片、震撼了观众,也使得影片有了一个哀而不伤的结尾。

(三)制作团队:
本片的导演郭柯,网络上并无太多的介绍,能了解到的是他1998年毕业于香港“巨采”影视艺员培训班, 1998-2013年参与拍摄电影、电视剧40余部。为了使得影片更加真实,《三十二》还邀请到了中国“慰安妇”问题研究中心主任苏智良作为本片的顾问。摄影选择了《十二公民》的摄影师蔡涛,并邀请《教父3》的制片人LucasOliver-Frost担任本片制片。可以说,《三十二》有着世界水平的精良制作团队。

(四)创作背景:
2012年6月,导演郭柯偶然在微博里看到了一篇“中国慰安妇生下一个日本孩子”的故事。郭柯被老人的故事所触动,于是通过朋友介绍,联系到了“中国慰安妇问题研究中心”主任苏智良教授。在教授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郭柯很快找到了住在广西偏远农村的韦绍兰。
初次见到老人,郭柯顿时倍感同情。在接下来的半年时间,他三次前往广西照顾老人生活,陪她吃饭、唠家常。渐渐的,郭柯发现自己最初对老人怀有的那颗“同情心”却是一种狭隘的感情。韦绍兰虽然在战争期间受尽了折磨,战后也无法逃离贫穷与唾弃,九十多岁了还忍着病痛洗衣、种菜、喂鸡,但在看似苦海无涯的生活中,她却能够笑唱山歌、感恩社会,“只愁命短不愁穷”。
韦绍兰顽强的生命意志深深的感动了郭柯,他下定决心,一定要把韦绍兰的故事拍摄下来,将这位老人身上强大的精神力量带给观众,同时也让这段历史故事世代保留。
在制片人陈伟雄的全力支持下,2012年12月,影片顺利开拍。由于当时全国仅剩32位“慰安妇”幸存者,故将片名取为《三十二》。

(五)内容分析:
《三十二》,从名字来讲,就饱含寓意。中国被日本强占的慰安妇有200000多人,但是截止到2012年,却只有32人健在。影片的最后,黑色背景下白色的数字,从200000骤降到32的过程令人触目惊心。如果再不关注她们,时光飞逝,她们将在角落中,走向生命的尽头。
    本片采取了主人公叙述与现实场景空镜相交叉的手法,整部影片,我们也没有听到旁白的声音。所有的讲述都由主人公完成。带着浓浓的口音的叙述,需要借助字幕才能明白要表达的是什么,但是这原始的状态,更加吸引人去了解这个故事,也更加体现了纪录片的真实。
在拍摄过程中,导演和制片产生了分歧。制片希望增加更多的矛盾和冲突,而导演却想还原最真实的状态。故事苍白、讲述苍白、表现手法苍白,需要有很大的耐心才能看完这部纪录片,但是唯有用这样质朴的手法,才能还原那段真实。
“自己忧愁自己解,自流眼泪自抹干。”这句话,整个影片中重复了三遍。第一遍是00:32,刚刚开篇便是主人公韦绍兰的自述,她说:“自己忧愁自己解,一点都没错。”之后从00:50—1:20,平静的湖水的画面,镜头渐渐上升,照到周围的山,旁白在读诗,从后来的故事中我们可以知道,这是一首山歌的歌词:“自己忧愁自己解,自流眼泪自抹干”。而在影片的最后,老人谈及为什么活着时,竟用颤抖的声音唱出了这首少女时代学到的山歌。“这世界真好”,这是结尾处老人给出的答案。经历了这么多不能想象的苦难,却依然能说出这句话,顿时让人感到生命顽强的力量。没有哭号、没有幽怨、没有控诉、没有对这段历史的怨恨,这使得这部纪录片不停留在对历史的拷问,亦没有停留在对慰安妇的同情和怜悯,它已经超越了对战争残酷的问责,上升到了生命的光辉。真正强大的人,在经历了磨难后,依然能看到这个世界的美好。从这一句话中,我们能够感受到无声的力量,再多的仇恨与困难,也抵不过对生活的渴望。看到了韦绍兰老人,才知道自己之前的同情真是狭隘的。

(六)艺术特色:
从节奏来看,整部影片的节奏非常慢。就好像是一个安静的聆听者,在静静聆听老人讲述自己的内心想法。倾听而不干预,是这部影片最闪光的地方。人老了,说话也慢,生活在偏僻的乡村,又有这么“不光彩”的历史。想必这一生,她也没有什么机会将这些憋在肚子里一辈子的话说出来给别人听。而这部纪录片,就静静地聆听着、等待着,好像蜷伏在妈妈腿边的孩子,听她讲述内心的痛苦。而她的儿子却没有这样的机会——自从知道了自己的身世,儿子罗善学便与妈妈产生了隔阂。不评论、不介入、不引导、不插手,聆听的姿态不仅给了讲述者足够的时间让她调整自己的情感,也将最真实的景象还原给了观众。慢节奏,不仅使观众可以静下心来,了解这段历史,也能让韦绍兰慢慢地将想法讲述。放慢一点,多好。
片中大量运用了特写:对老人面部的特写,对锅碗瓢盆的特写,对儿子吃饭的特写……每一个特写都给观众带来了不一样的震撼。片中的画面也非常注重美感,以蓝色为主旋律色,亦是营造了舒缓的氛围,让浮躁的心沉下来。最喜欢的镜头是开场第一个镜头和结尾最后一个镜头。都是同一副场景:一片漆黑寂静中,尘埃飘落,足足32秒。开篇,配以沉静的音乐,隐喻着这段真是却“随风飘落”的故事即将展开,让人心安静下来,准备从现实中脱离,走进影片中的时代。结尾是相同的镜头,还是飘落的尘埃。听完了整个故事,心情肯定和之前截然不同,哀而不伤。尘埃飘落,这段历史被我们捡起,她们也得到了关注。然而并不像我们所想象中的狭隘的哀怨,去痛斥命运的不公、生活的艰苦,反而在她们的身上,我们看到了对生命的赞美和渴望。没上过学的韦绍兰,不会像诗人一样去歌颂“热爱生命”,质朴的山歌加上一句发自内心的“这世界真好”比上百句诗更有震撼力。这时再看见寂静中的尘埃,我们似乎也接收到了来自她们的力量,仿佛看见了黑暗尽头的曙光,那是来自生命的光辉。

(七)总体评价:
这部《三十二》于2012年到2013年制作完成,并于2014年展映,获得了第三届凤凰纪录片大奖最佳短片等多项荣誉。然而相比于这些奖励,最珍贵的在于它引发了每个人对于自己现实命运的思考。历经磨难之后的释然,满面皱纹遮盖之下绽放的欢笑,世间还有比这更美的画面吗?
慰安妇题材的纪录片,《三十二》并不是第一个。然而这部纪录片最打动我的,就是“等”,等待着讲述者一点点把故事讲完,等待着她慢慢诉说平时没有机会说的话,等待着她告诉观众生活还是美好的,等待着她用自己的乐观感染屏幕那方的你。
    哀而不伤,静心聆听,不扣问历史,缓缓展示生命平静而有力的光芒。很庆幸在选择的一瞬间,我邂逅了这么一部震撼人心的影片。
   
   “我来听你慢慢说。”
    这也是纪录片应有的姿态。

 4 ) 这个世界真好,吃野东西也要留出命来看

大概,在中国拍电影已经成了相当高危的产业

你可不得时刻照应着各类观众的审美口味?比

方你拍得有点过悲了,人家就觉得你是在犬儒

式卖惨;可你若拍得过于文艺,人家又拿脱离

现实来解脱你。这不“慰安妇“也成了一个不可

启齿的话题,抗议者还美其名曰地将此当作是

在为当事人考虑,你可少在这里散发同情心了

如果老人们不愿意出镜,主创们强迫了,你倒

可这般说。但显然,她们也意识到了自己这样

出来讲述可能具有的价值,事先做了应允,不

然断不可能出现《三十二》中的画面——其所

具有的记录价值,怎么讲都不为过。纪录影像

比文字叙事来得更为有力,它应该被拍下来的

时刻告诉后人历史真相,这种档案价值超越了

一切。《二十二》,我是肯定会去电影院看的

 5 ) 战争的反思

身处国外无法去影院看《二十二》,在B站上看了这部《三十二》。这部作品是纪录片,但所谓的历史的纪实,纪实本身也是再创作。历史的记忆有些的无法还原的,我们对于历史、战争的反思是要站在更多元的角度的。

为什么弹幕评论有那么多人想看慰安妇的纪录片中日本人是多么的残忍和不人道?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评论少年强则国强?对战争的反思,中国和日本都不够,日本一提到反战作品,就一直在宣传民众的无辜和受苦,特别是广岛和长崎原子弹爆炸的惨剧。前几年晨间剧《ごちそうさん》,还有nino主演的《母と暮らせば》,但可喜的是,终于NHK最近的还原731部队的纪录片重新反思的历史。

中国方面,我反倒觉得目前这种被害者的形象已经宣扬的够多了,重新对于历史的反思,不是一味站在被害者角度谴责“加害者”。这导致一种正当性,就是中国人对日本人做出再不人道的事情都是正当的。而战争本身所带来的加害是多重的。《三十二》里,慰安妇的不幸源自日本的侵略,但留下更多不幸的是,她从日本人手里虎口脱险,丈夫和村里的人对她指指点点。严歌苓的《小姨多鹤》描写了与这部影片相反的剧情,日本战败后,日本女孩多鹤逃跑失败,被中国人抓到市场上,她被卖到了一个没有后代的中国人家,小说里面写满了这个日本女人的苦难,她被关在小屋里,被男人强暴,怀孕,生子。讽刺的是,大陆拍的电视剧中美化了剧中中国人一家的形象,他们买到多鹤,当亲闺女养着她。片面对战争的反思,导致有许多人更希望再战日本,以报中国百年之前深仇大恨,这不是反思战争,这和战争侵略者有什么差别呢?在这种意义上,这部纪录片反倒很真实,真实在于不宣扬深仇大恨,而是多面反映战争之苦,受苦的慰安妇,被强奸而剩下的“混血儿”,这些都让我们多更多角度重新看待战争和历史。

 6 ) 即使离去也不应被忘记

中国历史特别是近代史是个让人感觉沉重的话题,可还有人记得在中国二战期间被日军蹂躏的女性人数是20万?到了2012年,公开资料显示幸存的慰安妇只剩32人。 43分钟的影片记录的是韦绍兰老人的人生,她不过是那三十二分之一而已,秀丽的山水、宁静的村庄,老人缓缓地讲述着她的人生。或掩面而泣、或紧握双手、或默默无言,三个月慰安妇的经历,只是她人生苦痛的开始,她背着“慰安妇”的枷锁承受着丈夫和旁人的责骂,如今的她只能靠几十元救济金勉强度日。 近日看一韩综,中日韩三方代表就战争英雄问题展开讨论。据日方代表描述,日本学生竟然只有两年历史必修课,且只学到1945年为止的近现代史,之后的历史就不学了。中方代表张玉安直言“最大的问题是现在受害者们都在学习历史,但加害者却不学”。 几年来,幸存慰安妇人数已少十余人,而现在的年青人知道这一事实的只怕了了,甚至有人把日韩明星奉为神明,但这都不应成为我们忘记那段历史的理由。一旦连我们也要把她们忘记,那这世上只怕便再也无人会记得了。

 短评

《在这世界的角落》里说,每个人在这个世界上,都有自己的位置。那么这些中国女性,在人生最悲惨的时候,她们的位置在哪里?她们甚至没有世界上的一个角落。你难你有平屋住,我难住在苦瓜棚。

4分钟前
  • 鲁镇周可儿
  • 力荐

不知道说什么。总是见过更大的悲剧才能知道自己的幸运。

7分钟前
  • 旗帜
  • 推荐

以“不给别人添麻烦”为守则的日本人,曾经做出了最最侵犯他人的事,长达十四年。人生遭遇了如此的苦难,方能对这个世界满怀希望,觉得世界红红火火的,吃野东西也要活下去。桂林的青山绿水,愿您健康矍铄,再多看看。

11分钟前
  • 特首小姐你早
  • 推荐

世界给我痛苦 我却报之以歌

16分钟前
  • .瑪 德 琳.
  • 力荐

这世界真好,吃野东西都要留出这条命来看。

18分钟前
  • 荏苒
  • 力荐

部分男性國人反倒說不該提起「慰安婦」?!不光彩?恥感?敏感詞?喵喵喵?WTF?!二十萬婦女同胞!她們是戰爭受害者,終其一生都擺脫不了,卻仍然樂觀努力地活下去!日本必須道歉!給電影「二十二」捐了錢,希望更多人關注!勇敢正直地活下去!願世界和平!

21分钟前
  • 宿命论
  • 力荐

放《二十二》的现场应该有捐款项目。

25分钟前
  • 把噗
  • 推荐

真想叫每个人都去看看啊,不是因为苦难,而是因为伟大。阿婆佝偻着身躯前行,就像背负着整个时代的苦难,当她说自己这辈子多苦多苦的时候没哭。当阿婆说这个世界红红火火真好的时候,眼泪和鼻涕就一起流下来了,还没等来哪怕一句“对不起”,阿婆便和这个世界和解了,但你可知道,他们和我们都不配啊。

28分钟前
  • 小城
  • 力荐

希望数字变0之前,我们可以等到对不起。

29分钟前
  • 🐰
  • 力荐

也许她们一辈子都等不来一句对不起了。

33分钟前
  • 夏微
  • 力荐

震撼。历史书上的一句话,有时就是别人的一生。

36分钟前
  • 阿怪
  • 推荐

平淡如水的纪录片。只愁命短不愁穷,精准概括

38分钟前
  • 张兮兮
  • 力荐

“上下雨路又滑,自己跌倒自己爬,自己忧愁自己解,自流眼泪自抹干。”“这世界真好,现在我都没想死。这世界红红火火的,会想死吗,没想的,没有吃的慢慢来。”从来没看过这么压抑又心疼的纪录片。从头到尾哭了整整四十分钟,最后忍不住嚎啕大哭,哭得觉得自己的眼泪很廉价。

40分钟前
  • 英恩
  • 力荐

这世界真好,吃野东西也要留着命来看。

41分钟前
  • 岛上的夏奈
  • 力荐

导演郭柯自己把视频上传到B站给大家看。如果你能抽出45分钟时间,就去看看吧。拍得并不煽情,但把我哭惨了。是的,历史书上的一句话,背后却是那么多、那么多人苦难的一生。而某国的历史书上,连一句话都没有。

46分钟前
  • 匡轶歌
  • 力荐

明明是顶顶命苦的人 却唱只愁命短不愁穷 却说这世界真好 吃野东西也要留出这条命来看

47分钟前
  • Collapsar。
  • 力荐

不煽情,很客观,不能忘却的耻辱。虽然故事人物略显单薄

52分钟前
  • 神神叨叨二百五
  • 力荐

国家为什么每月一千元的低保都不能提供。

55分钟前
  • 都市隐者
  • 力荐

战争留下坏的种子,多年之后长出畸形的果实,苦了人整整一辈子。最令人唏嘘的是苦了一辈子,仍恋恋不舍这人世的好。只希望历史的阵痛不会随着32这个数字的缩减而深埋土里。

60分钟前
  • 樹一
  • 还行

我捐过钱。说实话,我很佩服郭导演,没人干的一件事,他坚持了那么久,不惜自己的人力 物力 钱,如果不是他实在撑不下去来众筹,恐怕都不会有太多人知道这件事。

1小时前
  • 。。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