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火焚天

短剧大陆2024

主演:赵苍穹

导演:内详

 剧照

烈火焚天 剧照 NO.1烈火焚天 剧照 NO.2烈火焚天 剧照 NO.3烈火焚天 剧照 NO.4烈火焚天 剧照 NO.5烈火焚天 剧照 NO.6烈火焚天 剧照 NO.13烈火焚天 剧照 NO.14烈火焚天 剧照 NO.15烈火焚天 剧照 NO.16烈火焚天 剧照 NO.17烈火焚天 剧照 NO.18烈火焚天 剧照 NO.19烈火焚天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28 20:09

详细剧情

特种兵的妻子被歹徒折磨的遍体鳞伤,直至将女人打得奄奄一息才肯罢休,怎料丧心病狂的歹徒见女人还没死透,又将一条毒蛇扔下,女人好不容易逃出来打电话给远在边疆的丈夫,得知此消息他立即召集十万宗师赶回去,势必收拾这群黑恶势力,原来小伙可不是一般人,他的真实身份乃是权倾天下的天王,手里不仅掌管百万大军,就连国主都让他三分,丧尽天良的歹徒此时还不知道已经大难临头,他们正要抓走小女孩要抽小女孩的骨髓给权势滔天的孙夫人医治...

 长篇影评

 1 ) 为人父之后,泪点貌似显著降低

这种时空变换的电影以前也看过一些,最近的好象是《燃烧的平原》,片段的不断闪回现在已经成为了一种类型片的特点了,不过还是看的有点累

刚开始看电影,就想知道故事发生地——Daresh到底是在哪里,可惜当时没上网,手机上网半天也查不到这个地名,好在后来看到了豆友的提示——黎巴嫩。中东的地区是几大宗教的发源地,宗教冲突自然也闹的凶,这些宗教其实很多都是宣扬从善的,不过总是容不下异教徒。突然想到自己还买了一部《黎巴嫩》,坦克手的故事,改天好好看看

跑题了,继续说这部电影。最令我感动的情节1:双胞胎的妈妈在基督教恐怖分子即将火烧汽车时,试图搭救同行的一个穆斯林小女孩,但被恐怖分子识破,小女孩倒在沙漠之中。汽车在燃烧,施暴者已然走远,女主角的泪脸在烟雾中忽隐忽现,宗教的仇恨,为什么要强加在弱小者的身上!

情节2:就是最后母亲的两封信送到收信人那里时,母亲对儿子的爱真的让我这个大老爷们泪流满面,即便儿子极其没有人性的侮辱了母亲,使母亲抱恨终生,但母亲对儿子的爱还是超越了一切,儿子刚一出生就母子分离不得相见,Being Together就是母亲最大的幸福,不管儿子做了什么,只要可以Being Together

刚刚为人父8个月不到的时间,也许我是个感情细腻的爸爸,但似乎为人父之后,泪点貌似显著降低。这里再推荐意大利的电影《天伦之旅》,也让我这个新爸爸无比感动。看着自己的小女儿一点点成长,才能体会出,什么是世界上无所保留的爱!

 2 ) 吟你的名,如向星辰祝愿一般

     这两天一直在看苏珊.阿布哈瓦的小说《大卫的伤疤》,不知是联想作用,还是移情作用,让我的思维马上就跳到这部我已经不愿意回忆的电影上。

  《焦土之城》是我忙碌的2011年中看的为数不多的片子里,唯一一部中途没喝水没去WC没吃零食,甚至,看到一半的时候关掉了手机,毫不间断地看完的;也是唯一一部看完之后我不愿意再看第二遍的。因为我内心的软弱不愿意让我再去面对这部叙事节奏缓慢、画面风格粗粝、没有帅哥美女演员的电影讲述的这样一个故事,甚至自觉地告诉自己把它忘记,永远都不要再想起。多年前我读索福克勒斯的时候,不明白他为什么要写所谓的命运悲剧,因为年少的我一直相信正统教育教给我的人定胜天。而现在我明白,索福克勒斯让命运幻化成了一条黑线,而每个生命,都是被这条黑线牵住脚的棋子,就像俄狄浦斯在台上无论怎样地挣扎、呼喊,都敌不过歌队的阴沉吟唱所指向的命运黑洞。

    两个生活在当代高度文明的加拿大的龙凤胎兄妹希蒙和珍妮,在母亲——来自中东的移民,内向而阴沉的事务所秘书娜瓦尔临终的遗命下,怀着或多或少的不得已,先后踏上了寻找从未见过面的哥哥和父亲的旅途。珍妮先来到了母亲少时的居住地,却发现母亲的名字在家乡已经成为不受欢迎的禁忌,通过抽丝剥茧式的调查,她发现母亲在祖国的经历奇异而复杂,她上过大学,参加过说不清谁对谁错的抵抗运动,后来甚至还在南部监狱的档案里发现了母亲的照片,监狱老看守告诉了她母亲在监狱里所受的折磨和耻辱。在难以承受的心灵重压下,希蒙随后赶到了这里,接替妹妹继续开始挖掘母亲的过去,监狱看守、老护士、一系列当年母亲经历的见证人,说出了母亲掩埋了几十年的秘密,兄妹俩在无可辩驳的真相面前流着泪相互拥抱、疗伤,原来1+1,真的可以不等于2。
   
   谁是对的,谁又是错的?黎巴嫩山区少女娜瓦尔(影片没有指出故事发生在哪个中东国家,但以我粗浅的国际时政常识去理解,只能是这里了)出生于传统的基督教家庭,却和穆斯林青年产生了爱情,在打算私奔的时候被哥哥们发现,哥哥毫不犹豫地开枪打死了她的恋人,接着毫不犹豫地要打死她,老祖母出于怜悯救下了她,也容许了她腹中那个本来不允许出生的孩子得以活下去。这部充满了死亡的影片中,第一个高潮就是这次出生,阴暗的山顶小屋,染着血的床铺,特写镜头对准了剪断脐带的剪刀。黑色的圆形烙印,伴随着脚踵被烫伤的婴儿的尖锐啼哭,如此残忍的母子分离,却让一个男孩的生命得以绽放。随着孩子被送走,娜瓦尔也被遣出了故乡,在异地投靠亲友,上了大学。我们很难理解不同信仰却真心相爱的男女不能被容许活下去,母亲不能被允许和自己的孩子在一起这种事情,但这就是这片土地上的现实。本片的女演员在拍片间隙,和当地的妇女聊天,问到假如是自己家的女儿出了这样的事情时,会如何对待,所有原本慈祥宽厚的妈妈们却无不紧皱起眉头,疾言厉色地发誓如果是自己的女儿有这种行为,自己将第一个亲手杀死她。

    是谁把这片曾经美丽的土地变成了瓦砾遍地的焦土,又是谁,把那一颗颗饱含着深情的心灵变成了空洞又残忍的焦土?

    在所谓信仰的名义下,决定一条鲜活的生命的死活,似乎是一件毫无意义的事情。在那辆运送穆斯林的巴士被基督教民兵截下时,娜瓦尔看着那对母女求生的眼瞳,抛下了所有见鬼的信仰,用脖子上的十字架救下了自己,也把小女孩救下了车。基督教民兵在焚烧泼了汽油的巴士时,一边大笑,一边向车子开枪扫射,还杀死了娜瓦尔救下的穆斯林小女孩,因为母女间的天性让她无法看到自己的母亲在烈火中被烧死。这时镜头又一次对准了民兵们枪杆上贴的圣母画像。圣母是那么慈悲地爱着自己的孩子,安拉也要求子民们诚实、忍让、宽恕,而大地上那些信仰他们的人又干了些什么呢?娜瓦尔早已明白信仰赋予她的苦痛,在目睹收养儿子的孤儿院变成废墟时,母爱早已变成了复仇的烈火,让她扔掉了十字架,加入了穆斯林暗杀组织,一颗子弹没有让她杀死真正的杀子仇人,却带给了她七年噩梦般的牢狱生活。

    她在监狱里是那个“唱歌的女人”,是“七十四号婊子”,无理由的仇恨和狂热的信仰可以让任何一个有血有肉的人变成魔鬼,法西斯就是最好的例子。每个人都认为自己是受害者,因此可以让异族人、异教徒受尽更可怕的折磨,年轻的看守为了证明自己的权威,采取了最能折辱女囚犯的行为。而在那个不见天日的监牢里,娜瓦尔日复一日地唱着单调的歌曲,精神的自我慰藉却无法抹去身体上日益明显的耻辱证明。影片并没有正面展示监狱里肮脏可怕的死亡,却又给了第二次“生”的高潮——在冰冷的白炽灯下,娜瓦尔的双手被反铐在产床上,心存怜悯的护士告诉她:你很勇敢,真的,现在,准备生第二个。特写对准的是护士沾血的手,紧紧握着产妇瘦弱的脚腕。

   谁是对的,谁又是错的?是那个利用娜瓦尔失子的仇恨,将她整个暗杀工具送入牢房的组织吗?毕竟他们保全了她和监狱里双生子的安全,还在她出狱之后安排她和孩子一起到了加拿大,从此获得了安稳的生活。是那个强暴娜瓦尔的年轻看守吗?在战争的腥风血雨下,谁的背后没有一笔惨史?正如《大卫的伤疤》里,偷走达莉亚的次子伊斯梅尔的以色列士兵莫夏的心理活动:这个阿拉伯妇女可以得到天赐的好几个孩子,而他那经历过恐怖大屠杀的妻子乔兰塔,却被纳粹摧残得不能再有孩子,这是多么的不公平,这让他的内心在哭泣。每个人都背负着自己的,亲人的,爱人的,家族的,民族的血泪,而仇恨的漫溢能让谁可以找到内心的平衡呢?阿拉伯婴儿伊斯梅尔被偷走,成了以色列人,当了兵,殴打自己的亲生哥哥,屠杀自己真正的同胞。这一切又是为了什么呢?为了土地,为了家园,为了信仰,为了祖先和自己所受过的苦难?索福克勒斯如果健在,会为自己在两千年前就洞悉了命运的残忍而兴奋吗?

   这片大地上的人们,被永远带着神道的面具所操纵,狰狞之后的脸庞不会有对个体生命的任何怜悯。背负着痛苦的娜瓦尔在异国他乡平静地生活到了晚年,却在一次游泳池的偶遇中,看见了那个烙在脑海里多年的脚踵,激烈的期盼,在一个转身之后,变成了灭顶的黑暗和深不见底的裂缝,这个在动荡激流中痛苦地夹裹了一辈子的可怜女人,终于被命运的黑线牵拉到了生命的尽头。在死亡面前,她用颤抖的双手写下了对所有人的爱。她终于可以坦然地告诉大儿子,自己其实和他有过最美丽的相遇;告诉希蒙和珍妮,妈妈其实很爱很爱他们,真的很爱很爱;告诉龙凤胎的父亲,眼前的这两个风华正茂的男孩和女孩,是他的儿女。而他,将如何处置那早已被他遗忘的过去,以及摆在面前的真相,镜头只留给我他在娜瓦尔坟前的背影和垂下的双手。

   该用什么去对待仇恨?是挥舞起更大的棍棒,让敌人流更多的血,让他们的妻女发出更惨痛的哀嚎吗?导演让希蒙和珍妮告诉了我们一个答案,当他们终于将母亲的两封信——给儿子的,给父亲的,都放在了应有的收信人手里的时候,双胞胎是微微笑着的,然后转身离开。看到这里,我忍了两个多小时的眼泪,已经干涸在心里,完全流不出来了。每个生命的诞生,无论处在怎样的环境下,都是伴随着最美的祝愿,《焦土之城》里的娜瓦尔、《大卫的伤疤》里的阿梅尔、萨拉,都是长元音的名字,而名字中的长元音,代表着希望。


 3 ) 《焦土之城》:战争下的俄狄浦斯悲剧

    我相信任何一个观众在看完《焦土之城》后都会感到震撼。这是一个用一名坚韧女人的悲剧命运来抨击战争的故事。影片不仅有这样好的一个故事,更有一个优秀的叙事方法。
叙事方法
    从内容上说,影片可以归类为反战片,从叙事上说影片可以归类为侦探片或悬疑片。为了将影片设计成悬疑片,影片没有采用普通的单线叙事,而是设置了三条情节线。珍与西蒙的线和纳娃的线是主要两条,尼哈德的线则表现得较少。其中,珍与西蒙的线是探寻真相的过程,而纳娃的线则是真相。两条情节线关系密切,影片在讲述纳娃的一段故事后,就会开始讲述珍(与西蒙)找真相的故事。两个故事相互承接,转换流畅,使影片环环相扣,引人入胜。
    具体表现为:影片开始从头讲纳娃的故事,纳娃私奔未遂,生下孩子后,孩子被一个全身黑色包裹的女人送到孤儿院。同一个场景,一个空镜头之后,珍出现了,时空转换成现在。原来珍来到了纳娃最早生活的地方,珍找到了纳娃以前读书的学校,于是时间回到纳娃读书的时候。
    影片就这样游刃有余地在过去与现在的两个时空转换。有时两个时空的转场还会达到颠覆观众期待的效果。例如,西蒙被带去见占西丁的那场戏,上一个镜头我们明明看见西蒙被带上一辆车,而下一个镜头也确实有一辆灰色轿车行驶到另一辆黑车旁边,我们自然会以为这是西蒙去见占西丁,但下车的却是纳娃,是纳娃去见占西丁。时间自然巧妙地转回了过去。
    表现尼哈德的线不多,却总在很恰当的时候出现。影片就是以尼哈德开场的(当然那时我们还不知道他是尼哈德)。 一个武装分子在给孩子时的他剃头,镜头为他的脚跟标记做了特写展示。镜头不断地缓慢地向他推去,景别一直缩小到他的眼睛的特写,而他的眼睛也一直盯着镜头看,此时背景歌曲也进入到了高潮。以他为开场,不只是为了强调他的重要性,也是为了设置悬念。
    在珍与西蒙得知他们俩才是纳娃被强奸所生的孩子,而哥哥尼哈德另有其人后,此时尼哈德的线恰当地顺应观众期待地出现了。
    或许是为了使不同时空相互交错的叙事显得更有条理,影片还如同分章节似的给每段加上了小标题。这些小标题于我们就像是一张张写在便利贴上的线索。最后我们看到了故事的题眼,也是影片的片名——焦土之城——对影片中所表现的仇恨与杀戮所催生的世界的形象概括。
    影片叙事精巧的方面还有一点就是有些事剧中人物不知道,而我们知道。影片中珍得知母亲曾被强奸过,并生下了孩子,以为那个孩子便是哥哥,而观众在关于纳娃的故事里知道那个孩子绝对不是哥哥,而有可能是珍和西蒙。这很好地达到影响观众情绪,使观众稳跟剧情的效果。
视听语言
    复杂的叙事方法是为了营造影片的悬疑特质,那么影片的主题与内容则需要好的视听语言来营造。
    影片的色调便很好地衬托了影片的主题。影片主要用白、黑、蓝、黄、灰等颜色。纳娃的家乡主要是黄色,呈现压抑、破败之感,尽是战火留下的痕迹。加拿大主要是蓝、灰,呈现阴郁冷峻之色。人物也多穿这些颜色的衣服,影片中只有两个人穿过彩色服装,一个是被尼哈德枪杀的小男孩,他身穿红衣绿裤,他可能只是在捡垃圾,却被尼哈德无缘无故的杀害了。红衣绿裤隐喻他原本鲜活的生命。影片从色彩上深化了战争与暴力的残忍。还有一次是纳娃穿上了一件红上衣,她去刺杀基督教民兵组织首领。她穿着红衣黑裙,手里拿着红包,镜头还一直固定在她的红包上。这颜色象征着危险与暴力。
    影片讲述的是在大时代背景下的个人命运,影片的主角除了人物,还有那片焦土之城。影片有好多表现纳娃的家乡的镜头。那里的沙石较多的荒野,那里矮层小楼房密集的城市。有些空镜头起到了转场的作用,而更重要的是,其一它们将影片的人物融入环境中,其二表现了那片苦难深重的土地与导演深深的同情与隐忧。
    影片的声音设计也很好地参与了叙事和刻画人物。影片较多地使用了画外音。在卡法利亚特时,影片表现纳娃在监狱里等待时,画外传来一名女性惨绝人寰的喊叫声。影片从侧面表现了私刑的惨无人道,渲染了恐惧的气氛。
    在基督教民兵组织残忍地杀害纳娃所坐的车上的其他人,并烧毁了客车时,影片用沉重的音乐声代替了真实音效,这种声音设计是突出了纳娃的心理,表现她当时的绝望和悲愤。后来民兵又枪杀了纳娃本打算救的孩子,枪的真实真实声响被表现了。这一声枪响将纳娃彻底推向仇恨的深渊。
    宗教矛盾是影片中引发战乱的原因,影片在布景与道具的布置上都不忘带上宗教色彩。纳娃戴的黑色十字架,纳娃奶奶手握的白色十字架,被占西丁的民兵组织袭击的房子里挂着耶稣受难十字架,玛依卡护士住院的病房里挂着的圣母像,这些使影片沉浸在浓郁的宗教气氛中。
    概括来说,影片构思精巧缜密,复杂的叙事方法使影片具有极佳的可观性,精心设计的视听语言到位地表现了影片的内容与主题。因此《焦土之城》绝对是一部上乘的电影作品。

 4 ) 焦土之城 | 黎巴嫩最暗无天日的15年

焦土之城 | 黎巴嫩最暗无天日的15年
                              


导演:丹尼斯•维伦纽瓦
类型: 剧情
制片国家/地区: 加拿大
语言: 法语 / 阿拉伯语
片长:139分钟
剧情简介
双胞胎姐弟珍妮跟西蒙收到过世的母亲納娃的遗嘱,可当宣读完内容之后,两姐弟却一时难以接受这样的遗嘱:一份是写给他们从未蒙面的父亲;一份是写给她的第三个孩子——他们更是不知道这个哥哥的存在。影片巧妙的游走在两个不同的时空:母亲终其一生苦苦寻觅自己的长子;姐弟遵循母亲的遗嘱前往中东寻找他们的父亲与兄长。可越是穷其究竟,他们面对的越是理不清的头绪跟令人震惊的真相。
本片改编自加拿大著名法语作家瓦基迪·穆阿瓦德的同名剧作。导演丹尼斯·维伦纽瓦荣获第83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提名 @豆瓣

电影在母亲寻子与双胞胎寻父兄两条线索下平行剪切,镜头质朴真实,好像纪录片一样把当年战争的残酷和人性的迷失,以及双胞胎兄妹对于母亲传奇人生的体会,原原本本不施粉黛的表现出来。尤其是结局,让我对納娃痛苦的人生唏嘘不已。
战争放大了人性的丑陋,仇恨扭曲原有的灵魂。納娃经历了黎巴嫩战争最暗无天日的15年。丈夫因为宗教差异被自己的兄弟枪杀,儿子在基督教与伊斯兰教的冲突中险些丧命。自己亲眼看见长枪党毫不留情杀害了一个小女孩。在牢房里面对自己施暴的,竟是自己朝思暮想素面蒙面的亲生儿子。命运作弄,儿子既是丈夫。納娃的人生波折痛苦随着双胞胎寻找既父又兄的路程慢慢被揭露出来。同时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让我们震惊不已的历史——黎巴嫩最暗无天日的15年。

|黎巴嫩战争
 1975年9月16日爆发的内战使黎巴嫩陷于分裂,贝鲁特的街道变成了一片火海,政府受到威胁。右翼基督教长枪党在这个穆斯林和基督教徒各占一半的国家有着牢固基础,双方进行了激烈的武装对抗。人行道上堆满了尸体和瓦砾,造成的损失高达80亿英镑。外国资本开始从这个典雅繁荣的黎巴嫩撤退。(黎巴嫩之前素有“中东巴黎”之称)
 由基督教徒和黎巴嫩民族主义者组成的长枪党同穆斯林和巴勒斯坦分子相对抗。内战爆发原因是因为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准备以黎巴嫩为基地向以色列发起进攻而引起的。黎巴嫩穆斯林支持巴解,而基督教民兵坚决反对。

|贝鲁特大屠杀

贝鲁特大屠杀发生于1982年6月以色列入侵黎巴嫩期间,黎巴嫩基督教长枪党民兵在以色列的武装和包庇下,对贝鲁特的巴勒斯坦难民营进行了野蛮屠杀。持续了整整40个小时的屠杀造成的死亡人数至今无法确切统计,有的说1000人,有的说1500人,还有的说遇难者达3000人,另有说法为3万人。遇难人数大概在762-3500人左右。

|黎巴嫩长枪党

黎巴嫩长枪党并不是一个极端恐怖组织,而是一个正式的政党,于1936年11月成立,是基督教马龙派政党,还是内战中极右派路线的武装力量之一。在影片烧毁大巴的一段中,我们可以看到当时长枪党的装扮,身穿当时基督教党领导人头像的T恤,手拿长枪,枪上印有慈爱的圣母玛利亚像。黎巴嫩战争爆发以后,长枪党的主要任务就是杀死所有的巴基斯坦难民与伊斯兰教什叶派。基于此,我们立马可以明白长枪党的那一枪爆头的原因就是宗教差异。

随着納娃寻子,我们一路看到的都是,随意被枪杀的非本宗教人民,被炸成废墟的房屋,还有不同宗教人民打从内心的排斥。影片中納娃由于同阿拉伯人私通,导致自己的第一任男友被枪杀,而且险些被自己的兄长杀死。因为不同宗教的人民是不能结婚的。据说导演在2001年拍摄该片子时,还在当地做了一个调查,他询问了当地的妇女,如果她们的女儿与伊斯兰教男子相爱,她们会是什么想法?每个受访妇女都坚定不移地说,我会选择杀了女儿与她的男友,没有一丝怜悯。这是2001年的回答,可想而知在1975年,在納娃那个年代,納娃的行为是很有可能为整个家族带来杀身之祸的。
常常觉得有宗教信仰是一件很好的事情,这样就会因为敬畏神灵而一心向善。可是太多的战争是因为宗教产生的,或者是利用宗教来推动。当我们把宗教信仰变成具象化的东西时,宗教是一种极具攻击性的东西,就像片子中的长枪党将领袖的头像印在T恤上,坚决执行政党领导人的指令一样。信仰不应该是一种框定的东西,它没有具体的形态,它无从触摸,但它又常驻心中。觉得上次水水哥回答的很好:“我的信仰就是Be kind to everyone。”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信仰,善意面对他人。


 5 ) 中东的希腊悲剧

观影时间:2010年9月14日7pm
观影地点:AMC Forum影院13号厅
事件:Incendies超前首映场
上座率:80%

宗教引发的战争冲突总是显得特别残酷,如果再加点政治和复仇,事情就会更加复杂。

影片一开头其实让人有点忍俊不禁,不是因为魁北克老戏骨雷米·吉拉德扮演的公证师念遗嘱,而是因为遗嘱的内容,感觉就像是一个有点神志不清的母亲在跟其子女开玩笑-除了财产分配,最诡异的就是子女各自需要完成一个任务:找到他们的父亲以及兄弟,交给他们各一份信。任务完成后,他们会收到另一份信(很像解谜游戏吧?)

然后,镜头扯出一条线把我们拉回到几十年前的中东,母亲角色的悲惨遭遇。另一条线是随后女儿、儿子相继来到,当然是几十年后的黎巴嫩,演绎出一部“三千里寻父/兄记”。顺藤摸瓜,谜团一步步揭开,而母亲原本的形象也在观众和其子女头脑中清晰,一个希腊式悲剧的包袱也在电影的末尾抛出。

影片分为七段(还是六段?),各段都有一个标题,可能跟影片改编自戏剧有关。

总体感觉:7.5分

ps:让我比较吃惊的是中东竟然有那么多人会讲法语。

pps:之前说“影片一开头”,其实那只是剧情部分的开头。真正的影片开头是在Radiohead的音乐衬托之下,慢镜呈现一帮准备上战场的孩子的镜头-那里是全片最佳摄影,不之一。

 6 ) 刻意的人造震撼感,终不长久

       应某友的要求,看了这个豆瓣上好评如海啸的咚咚,看过之后内心颇不平静,闹不明白为什么这么一个政治不正确,表演无张力,情节需要靠一系列不必然的巧合推动的电影竟能牵动如许英雄好汉的泪腺,思忖良久,觉得只能是离乱背景下的乱伦题材带来的扭曲刺激感被误认为心灵震撼所致。

      其实作为饱经战火摧残派系倾轧生灵涂炭的原型黎巴嫩,即使是一部平实的纪录片,看看那些炮火洗劫后的荒城颓壁,看看劫后众生,就足以震撼每个人的内心,这部电影搞得这么刻意,反倒在如同用血写就的真实中看出了几分假来。就好比当年的《大盗石川五右卫门》,电脑技术的加入看得人眼睛生疼,当然这次的生疼是在情绪上的,或者用流行的粗俗说法,看得蛋疼。。。。。。

     用西方的普世情怀来衡量,女主角政治上其实明显很不正确——本人基督徒,和一个穆斯林难民有染并怀孕生子,儿子被送入孤儿院,基督徒和穆斯林的宗教冲突导致孤儿院被穆斯林报复性袭击,儿子被带入难民营,难民营发生大屠杀。。。。。。于是这笔烂帐就被女主角算在了基督教政府军的头上,而口口声声“追求和平”的女主角从此毅然投身穆斯林阵营,为了报仇雪恨充当了某次暗杀行动的马前卒,最终被政府军送入集中营,导致了悲剧的发生。。。。。。在这里我们看到,争斗的双方互相倾轧,受害的却都是无辜的人,正所谓春秋无义战,而导演,(当然更大可能是编剧的意向)在此却预设立场,认为穆斯林武装力量一方相对而言代表了正义,从拍摄角度完全表明了这个立场,穆斯林搞的孤儿院大洗劫,就只有一个废墟,而基督教民兵的公交车大屠杀却是成色十足,弹弹入肉。。。。。。总之,于是将为穆斯林冲锋陷阵的女主角下了死命的往英雄烈士的角度上整——什么借狱卒之口说没有人能使她屈服啦,什么在监狱的唱歌女啦。。。。。。各种没必要、各种描眉画目火力全开,终于借乱伦题材把这个破事儿煽乎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至于这个咚咚能够在imdb上得到这么高的评价,我倒觉得完全是西方老百姓普世情怀带来的逆反情绪和反思情结在作祟。君不见,但凡是貌似公正暗藏偏手的反思题材,均能在欧美获得好评如潮——当然,前提是发生地儿得离他们够远,你反思个中东啊,北非啊,东亚啊,南美啊。。。。。。大伙儿都爱看,你反思个二战德国试试。。。。。。你就成了替纳粹招魂了。。。。。。

演员的表演就不提也罢,反正不过不失,见仁见智,这个剧情设计可实在蛋疼得紧。一开篇儿,公证人大胖子拿出遗嘱再交代那几封信的事儿,把我给看乐了。。。。。。导演玩RPG解密游戏玩多了吧。。。。。。到什么地方找个人,找到之后给他一个咚咚,然后你就可以打开另一封信,找到一个新的线索,然后转了一大圈,发现要找到人其实就在身边儿。。。。。。这种剧情好熟悉,除了没有打怪升级系统之外。可以说,整个电影的展开就是建立在这么一个RPG大俗套之上的,但问题是,其一,女主角自从离开家乡到了加拿大,就和家乡的穆斯林抵抗组织没有联系了(否则她的遗嘱上会让孩子直接去找那个军阀,不会让他们自己瞎撞,话说居然就真给他们撞到了,运气值实在是个很重要的人物参数,当然,加拿大这么大,女主角却能够在游泳池一举遇到大儿子,可见运气值似乎是他们家的遗传参数),因此她所知道的全部信息只有大儿子=狱卒,却并不知道其间转换的整个过程;其二,她的谜语是在她已经知道大儿子(狱卒)在加拿大的情况下发出的,却没有给出任何寻找的线索,摆明了是让她的两个孩子去中东白跑一圈,似乎她未卜先知,知道他们在中东必然会发现连她自己都不知道的真相。我只能说,在这里,导演混淆了自己和剧中人之间的位置关系,导致这部电影由一系列的不必然因素作为支撑,说服力很低。

最后,我总觉得这部电影的时间轴非常之诡异。女主角的生卒年月为1949-2009,享年60岁;大儿子出生于1970年,即21岁产子;而双胞胎中女孩职业为数学系的research assistant,那么姑且假设她们只有20岁(事实上不大可能,而且在中东的时候女孩手上还带着婚戒),则女主角是在40岁的时候即1989年生下他们,这一年她的大儿子19岁。再往前倒15年,女主角犯事儿是在1974年,她的大儿子4岁,被穆斯林武装组织带走,训练成为最优秀的狙击手估计怎么也得是13岁以后的事儿了,之后又被俘,洗脑,成了最优秀的狱卒(靠,瞧瞧人家这素质,干什么象什么)并使他妈怀孕,才仅仅用了6年时间。。。。。。好吧,就算这些都是完全可能了,鸡蛋里挑骨头的说,19岁的狱卒演员长得真老性,而在二十多年后被他妈认出来时的他和19岁时长相居然全无二致,还真是驻颜有术。。。。。。

总之,我觉得人造不是不可以,可这部片子的味精味儿实在有点儿太大了。。。。。。而且我要说,很多人说这部电影知道了谜底就没法看了,可对于我来说,情况是,发展到三分之二的样子,他的包袱还没抖,我就已经全知道了。。。。。。这么看我是不是太变态了一点儿。。。。。。

 7 ) 他们是在讲法制吗?

     母亲两枪杀了国民党的头头,为何没被卫兵当场乱枪打成筛子?因为母亲手中还持有危险的枪,不知会否再枪击他人?这时的卫兵会追求“活捉”?
    即使当场不打死,卫兵活捉了母亲,拖到了一车的后尾箱处,作势不是要“行刑”吗?何以悬崖勒了马,而把母亲交由法庭审判,继而判了有期的“15年”?,而引发了后面的人伦故事?

 短评

一个女人的史诗 看完以后让人恍如隔世

4分钟前
  • 偏时差
  • 力荐

无法解释母亲这样做的动机,使得整部电影最终的主题表达显得很荒唐。整个寻找的过程其实是不断挖掘恨意的过程,所谓的爱在哪里?对母亲第一个爱人的交代几乎没有。影片过分追逐剧情的奇情,反而让批判的力度大大减弱,母亲无非是把自己心中的那份恨意,又传递给了双胞胎而已。

8分钟前
  • 刘康康
  • 还行

两代人寻觅的身影叠画成一个爱与黑暗的故事,时空在这片焦土上汇合,她一生的故事,用一生寻找的爱,竟在硝烟中开出荼毒恶之花;用生命保卫的秘密,用死亡消解的罪孽,用尽力气告诉我爱你;得知真相的一刻,如2049木马在手,重温回望如摸索维伦纽瓦风格渐成之路。

11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看到1小时15分一下悟到结局,就像拼图骤然清晰。对母亲的动机设置感到难于赞同。真正的爱是沉默与承担,独自吞咽和消化,是我的苦难今日在我身上清算和截止,绝不会强制性的让一双儿女踏上对痛苦抽丝剥茧的继承之旅。如果导演让母亲瞒下惊天真相,带着秘密离世,由儿女主动追寻谜底,结局会更震撼。

13分钟前
  • 匡轶歌
  • 推荐

真相残酷,逝去母亲的三封信力道十足,但在一起最美的说法难以让人内心释怀。很完美的电影,只是对于角色的悲剧性命运简单的归罪于历史的错误,编导的这种做法实在有待商贾。致使观众进入故事容易,想走出来就难了。★★★★

14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如果《老男孩》让人觉得变态,那么跟此片一比简直不值一提。

16分钟前
  • Bono
  • 推荐

实话说,一点不觉得假,因为母亲和儿子都太努力了,总有一天他们会想见,而且在这种环境之下,一定会是以最残酷的方式。彻头彻尾的古希腊悲剧,交叉叙事。一般片子只会使用一种悬念营造方式,要不就是观众知道剧中人不知道,要不就是二者都不知道,这部片子两个都用到了,给人以双重震惊。两封信很妙

20分钟前
  • 圆圆(二次圆)
  • 力荐

极具震撼力的杰作。1.废墟之城,道德荒原,宗教仇杀,残酷乱世,古典悲剧。2.维伦纽瓦的冷峻节制深得我心,避免煽情,以隐忍内敛笔触带出伤痛。3.1+1=1来自老塔[乡愁]。4.双线叙事,Radiohead配乐。5.唱歌的女囚,脚上的三点刺青。6.无言以对是对所有真相的响应 | 没有什么比相守相伴更美好的了。(9.0/10)

25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力荐

非常喜欢这部电影。双线叙事的结构,娓娓道来,情绪到最后积累成一个震撼性的结局。虽然探讨的是宗教,政治,军事,恐怖分子,但关切的却是个人——一个母亲,那段被历史所绵长的一生,平淡而克制的叙述,却隐忍着强大的情感内核,直到最后一刻爆发,于是,观众被震慑住了,长久地处于这种情绪中无法自

26分钟前
  • 把噗
  • 力荐

停留在“失语”的状态里,去除掉那个惊世骇俗Astonished的结局,这都会是一部伟大的电影。恍惚间我去理解一加一的意义和有些神谕的这种错乱的时候,跟那个女儿一样,差点就喊出来。宗教让人痴迷,战争让人扭曲,自始至终不会少的爱充斥在两者之间,让一切都变得可以理喻。佳片。

31分钟前
  • Shy
  • 力荐

重要提醒:此片剧透了就无法看

36分钟前
  • lily
  • 力荐

四星半。真正的希腊悲剧,层层剥落后直指人心。面对真相,唯有沉默。看过越想越悲伤。。。

37分钟前
  • 九尾黑猫
  • 力荐

✪93//娜瓦尔对爱的理解是去系统化的,对信教的家族来说,发生与异教间的爱情是肮脏;对民族主义者来说,异教的难民是要清除的污垢;而对于娜瓦尔,她珍视生命、相信普适的爱,不受意见体系的禁锢,认为只是毁灭与杀戮肮脏,事物只要是因爱而生的便是纯净。娜瓦尔在池边近乎木讷地释然,她把孩子看作爱的结晶,就可以坚信孩子生来美丽,其他因系统冲突而差生的污秽都可以原谅;通过她的孩子们对母亲命运的体会,沉默被打破,身份与环境的不协调、洁净和肮脏的冲突、爱与恨的矛盾间,意外地出现了一种看起来像是无奈、又像是和解的心境,结果是命运可能性的残忍被揭露,而人之情感进入平和状态的机会被揭示。

40分钟前
  • Colty
  • 力荐

好久好久没有看到这样一个让人震惊到愕然,并扼腕叹息的故事,(或许它有些太过戏剧和巧合)一个女人爱与奇迹的史诗。宗教信仰的冲突可以烈火焚城,但绵延几十年的亲情谁也无法阻隔,“世界上最好的事,就是在一起”。22号美国上映一定再去捧场一遍,太精彩了。这届的外语片水准真不错!

42分钟前
  • 米粒
  • 力荐

这才是寻找她妈的故事

43分钟前
  • 荔枝超人
  • 推荐

开头震撼的RADIOHEAD慢镜直接将人带入情绪,另外电影中有一个镜头母亲的侧面神似PATTI SMITH,后方熊熊烈火燃烧着大巴车,特别美

44分钟前
  • Doublebitch
  • 力荐

这个结尾也太狗血剧情了吧,其实这东西有BUG,不过以讨论剧情就剧透了,自己看吧。借寻亲去讲一段痛苦的历史,两个时空反复转换,相比之下,故事随着真相的接近而变得更有趣了。

45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用伦理悲剧折射宗教战争,主题严肃、深刻,但故事毕竟狗血,所以,在影像、叙事上,采取极度克制、避免一切廉价煽情的手法,相当明智。缺点是略沉闷。烧车、枪杀小女孩那场……最见功力。

46分钟前
  • 老晃
  • 推荐

悲苦的女人啊!另,加拿大移民的过去真的好神秘阿。。

48分钟前
  • 于是
  • 推荐

枪声震碎一个本该幸福的家庭,战火燃烧一座无辜之城,俄狄浦斯的悲剧在这上演,每个人将面对的,是内心的炼狱和刑罚。影片结尾用三封信稀释了壮阔的悲剧,但是却在每个观者心中铺上焚城后的焦土。喜欢战争片,猜到结局但依然深深震撼。影片仿佛有一只巨大的手推动着你接近寻找的真相,真相却最难将息。

53分钟前
  • 西楼尘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